我国纯碱的主产地和产量
以下资料由潍坊瑞德胜化工友情提供,我公司常年销售纯碱,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工作。
我国纯碱生产遍地开花,生产企业遍及全国 34个 省级行政区的 22个,潍坊寿光海化集团纯碱碳酸钠, 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山东、 河南、 青海、江苏、河北等海盐、井矿盐、湖盐产量丰富的 5个省区这五大地区, 2014年纯碱产量为 1 660×104 t, 占 2014年全国总产量的 64.34%, 产量低的省区为福建, 生产能力只有 1×104 t。
联碱母液净化现状
以下资料由潍坊瑞德胜化工友情提供,我公司常年销售纯碱,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工作。
氨碱法制纯碱工艺有专门的盐水精制工序,将原盐带入的钙、镁和其它沉淀分离除去,制得镁含量小于6mg/L、钙含量小于20mg/L的精盐水,再吸氨后制碱。联碱法则不同,原盐带入的钙、镁和其它杂质进入系统,生成的钙、镁沉淀存留于系统中,经母液换热、吸氨,然后澄清通过AⅡ泥排出系统,纯碱,在吸氨前的母液中含有大量悬浮的钙、镁、泥沙等杂质易在母换器和管道上粘附、结垢,不得不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清理而影响生产;母换器也只能选用传热效率低的列管换热器,结垢及稀泥的堵塞也对的澄清设备的使用带来问题。目前联碱生产均采用这种净化流程。
由于联碱生产用的原盐没有精制,同时受母液平衡的影响也不可能进行精制。原盐进入系统后,在氯化铵盐析反应的同时钙、镁与碳酸根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由于母液中钙、镁的饱和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有文章介绍,31℃时母液中Ca2+、Mg2+的饱和度是19℃的3-4倍,因此在低温(16℃左右)生成的钙、镁沉淀应在低溶解度的母液Ⅱ中除去,而不应随氨母液Ⅱ制备流程的走向、在母液依次升温的过程中被部分溶解、沉淀颗粒尺寸变小后才去澄清。这是联碱生产中现行母液精制工艺流程不合理的地方之一。
另外联碱母液净化只是一级澄清,生产能力的强化,澄清面积普遍偏小,生产的波动,澄清后氨母液Ⅱ浊度波动、不稳定,加上对氨Ⅱ澄清的不重视等因素是目前影响联碱纯碱产品中钙、镁杂质含量高的原因,因此改进联碱母液净化流程和精制方法是联碱当前提高纯碱产品质量的主要途径。
纯碱生产玻璃的原理
以下资料由潍坊瑞德胜化工友情提供,我公司常年销售纯碱,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工作。
普通玻璃主要是非晶的二氧化硅(SiO2),亦即石英,轻质工业级纯碱碳酸钠厂家,或砂的化学成分。 纯正的硅土溶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两种材料:碳酸钠 (Sodium Carbonate,海化纯碱碳酸钠多少钱一吨?,Na2CO3 ,即苏打粉)及碳酸钾(Potash,钾碱)。这样硅土溶点将降至1000度左右。但是因为碳酸钠会令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 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纳米的紫外线并不透明。若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 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指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至于派来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可以加入铁。例如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 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例如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铀(0.1 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