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月16日-10月20日),国内化肥市场主要受原料价格坚挺、企业开工率较低和出口市场向好共同影响,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持续七周上涨。10月23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2000.32点,环比上涨15.70点,涨幅为0.79%;同比上涨321.66点,涨幅为19.16%;比基期下跌378.55点,跌幅为15.91%。10月23日中国复合肥零售价格指数(CCRI)为2287.76点,环比上涨20.28点,涨幅为0.89%;同比上涨103.64点,山东元明粉,涨幅为4.75%;比基期下跌158.95点,跌幅为6.50%。
本周国内复合肥市场继续上行。原料价格持续升温,复合肥成本也不断走高,倒逼厂家上调复合肥报价。多数厂家表示已经进行几轮调价,后期仍有上调计划。但是下游接受度不佳,存抵触情绪。加之秋季市场基本结束,需求有限,新单鲜少成交。目前仅东北地区以及部分地区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是受原料高位影响,一部分厂家也暂停接单,不收款,120目元明粉,对市场持观望态度。整体开工有所下滑,部分厂家轮换检修,企业整体开工率下滑至36%,企业限产检修增多。需求方面,元明粉,复合肥方面,受阴雨天气影响,北方地区小麦用肥延后,后期仍有部分需求,其他地区较平淡。冬储政策也将陆续在近期陆续出台,今年厂家对于政策敲定方面较为谨慎。目前山东地区45%S(3*15)主流出厂价在2200-2300元/吨左右,安徽地区45%S(3*15)主流出厂价在2100-2150元/吨,45%cl(3*15)在1800-1850元/吨
白度是元明粉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各批白度≥80的难度较大。有研究表明,把“蒸发器先蒸发母液,后补充清液”的生产工艺优化为“蒸发器先加清液蒸发,后按一定比例交替补充清液和母液,母液使用到一定程度舍弃,不让其循环参与正常生产,并采取集中处理母液的方法”,副产元明粉,可把白度≥80产品的得率提高到90%以上,一级品率达90%以上。这样做的原理是:若先蒸发母液,当母液浓度比较大时,母液中的Fe3+等杂质同时浓缩,易析出。而先蒸发清液,后按比例加入清液和母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杂质浓度,到一定程度时排放母液,则将杂质排除。从而降低了致色杂质的浓度,提高了产品的白度。
2016年开始的那一波原材料涨价潮和环保风暴,给中国的各行各业造成了剧烈的振荡,大量中小型企业在这波风潮中不幸覆没。元明粉上下游整体行业也是有很多企业受到关停、停产整顿等影响,导致元明粉行业产销量减少、利润率下降,市场总体萎缩。
然而,可能有99%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原材料涨价给中国经济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更为奇葩的是,一些中小企业老板甚至错误地认为涨价对自身有利。事实上,原材料疯狂上涨和一刀切式环境整治给中国中小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伤害,全社会都缺乏共识。不夸张地说,若再不加以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将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