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粉下游企业的发展趋势
1:我国工业盐的生产由来已久,盐矿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品种齐全,海盐、井盐、岩盐和湖盐。分布于国内10多个省区。随着盐硝分离工艺的日趋成熟,国内以中盐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实力企业也同时开始了元明粉的大量生产,填充剂用元明粉,中盐东兴、中盐枣阳等10余家企业副产元明粉年产量也达到了约100万吨左右,产量仅次于粘胶纤维副产。
2:纯碱、氯碱副产元明粉的工艺与粘胶纤维副产元明粉的合成原理基本类似,但是由于其主产品的产量非常大,单价不高,而副产物(十水硫酸钠,俗称芒硝)的产量相对又不大,所以企业投入设备,生产元明粉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国内仅有山东海化、实联(江苏)等少量生产,年产量约40万吨,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预计今后会有增量。
3:有机酸副产元明粉:我国有机酸的生产范围较大,有葵二酸、甲酸、蛋氨酸等,工业级元明粉,其中葵二酸的副产元明粉产量较大,主要分布于河北、江苏等地,目前全国有机酸副产元明粉的年产量大约为20万吨,随着有机酸的产量增长,低价销售元明粉,副产元明粉也会相应提高。
随着国家环保整治行动的持续和升级,各地“环保风”越演越烈。据悉,今年7~10月,安监总局宣布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所有企业均将接受检查,对无法升级改造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9月底前一律进行关闭处理。
这一举措也在水产行业造成了震撼,饲料厂、种苗场以及原料厂等水产养殖环节均牵涉其中,部分厂家被要求整改、停产,影响其正常运行,而原材料价格暴涨也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
水产动保基础原材料也随着环保整治的进行,价格出现暴涨。年初,以维生素为首的各种基础原材料价格都开始上行,但都还处于正常市场供应的状态,均在大部分动保厂家承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