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月16日-10月20日),国内化肥市场主要受原料价格坚挺、企业开工率较低和出口市场向好共同影响,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持续七周上涨。10月23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2000.32点,环比上涨15.70点,涨幅为0.79%;同比上涨321.66点,涨幅为19.16%;比基期下跌378.55点,跌幅为15.91%。10月23日中国复合肥零售价格指数(CCRI)为2287.76点,副产元明粉,环比上涨20.28点,涨幅为0.89%;同比上涨103.64点,涨幅为4.75%;比基期下跌158.95点,跌幅为6.50%。
本周国内复合肥市场继续上行。原料价格持续升温,复合肥成本也不断走高,倒逼厂家上调复合肥报价。多数厂家表示已经进行几轮调价,后期仍有上调计划。但是下游接受度不佳,存抵触情绪。加之秋季市场基本结束,需求有限,新单鲜少成交。目前仅东北地区以及部分地区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是受原料高位影响,矿产元明粉,一部分厂家也暂停接单,元明粉,不收款,对市场持观望态度。整体开工有所下滑,部分厂家轮换检修,企业整体开工率下滑至36%,企业限产检修增多。需求方面,复合肥方面,受阴雨天气影响,北方地区小麦用肥延后,后期仍有部分需求,其他地区较平淡。冬储政策也将陆续在近期陆续出台,今年厂家对于政策敲定方面较为谨慎。目前山东地区45%S(3*15)主流出厂价在2200-2300元/吨左右,安徽地区45%S(3*15)主流出厂价在2100-2150元/吨,低价销售元明粉,45%cl(3*15)在1800-1850元/吨
1、建材行业。采暖季,水泥(含粉磨站)、新型墙材(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岩棉(不含电炉)、石膏板等行业,全部实施停产。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或危险废物等民生任务的,坚持“以量定产”,2017年9月底前报市大气办备案。
2、铸造行业。采暖季,列入铸造行业准入公告名单且使用电炉、天然气炉的铸造企业铸造工序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停产,其余铸造企业铸造工序全部停产。
3.玻璃企业。玻璃生产线采暖季限产15%以上。鼓励玻璃企业在采暖季进行冷修
4.造纸行业。在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1月14日期间,造纸企业(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限产50%以上。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造纸企业(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实施停产。
5、橡胶行业。采暖季,橡胶企业限产50%以上。
6、炭黑行业。采暖季,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卡博特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限产50%以上。
2016年开始的那一波原材料涨价潮和环保风暴,给中国的各行各业造成了剧烈的振荡,大量中小型企业在这波风潮中不幸覆没。元明粉上下游整体行业也是有很多企业受到关停、停产整顿等影响,导致元明粉行业产销量减少、利润率下降,市场总体萎缩。
然而,可能有99%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原材料涨价给中国经济造成的伤害有多大。更为奇葩的是,一些中小企业老板甚至错误地认为涨价对自身有利。事实上,原材料疯狂上涨和一刀切式环境整治给中国中小企业,乃至中国经济的伤害,全社会都缺乏共识。不夸张地说,若再不加以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将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