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温素烧后的胎体,在施釉工艺过程中,特别是施以较厚釉层时,遇到的问题之一便是上釉难,挂不住釉或釉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等由于釉浆流动性太好停留能力差所引起的一系列缺陷。这类釉浆的调制工艺主要是降低流变性和增加停留能力,即对釉浆的絮凝程度作细致的调节。添加少量氯化钙、氯化铵等无机絮凝剂对增大釉子颗粒间的絮凝作用力,降低釉浆流变性,粉末状氯化钙,提高釉浆停留能力有明显效果。
氯化钙的加入量及工艺要求
氯化钙在釉浆中的加入量随釉浆浓度、釉浆中生粘土含量、粘土矿物类型、素胎吸水率、要求施釉层厚度和操作温度等因素而异,而且还因釉浆中其他添加剂的不同而异。因此难以订出一个统一标准。一般根据施釉工艺对釉浆性能的要求而逐渐加入,待釉浆达到合格性能时,取得经验数据。CaCl2要以溶液形式加入,如果釉将中不允许加入较多水分,则需要将CaCl2在较高温度的水中溶解,以增大溶质量而减少溶剂。
由于加入时不均匀,会在釉浆中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疙瘩,影响釉浆性能。因此,要一边加氯化钙溶液一边搅拌,并要过80目或120目的筛后才能施釉。这样既能去掉釉浆中的疙瘩,又能使釉浆更加均匀。
总之,氯化钙作为一种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无机絮凝剂,应用于二次烧成的釉浆中,对于改善釉浆施釉性能,稳定釉浆性质,特别是降低釉浆流变性,增大釉浆停留能力效果显著,从而达到提高施釉工作效率、提高釉坯质量的目的。由于添加量很小,因此对于烧成和烧成后釉面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对于在素胎上进行装饰的颜料和色釉,用CaCl2溶液来调节工艺性能同样适应。
1、原料选择
以果大(横径25毫米以上为宜)、肉厚、组织致密、含糖量中等的品种为佳。适宜加工的品种如福眼、水涨、赤壳、南圆等。要求原料成熟,无霉烂,无病虫害,剔除破裂果、小果、青果等不合格果。
2、洗果
剪下果粒,将果粒倒入洗涤槽,用清水洗去果表的泥沙等脏物。
3、去核去壳
手工去皮,用去核器去核。去核时将去核器穿心筒对准果蒂部位插入,稍用力转动,将果核和果肉分离,顺势拔出果核;若果核取不出来,可用去核夹夹出。然后用手剥去果壳,取出果肉,按大小及软硬程度分别浸入1%食盐水中(以防变色),再用清水漂洗干净,准备装罐。
4、装罐
装罐要求同一罐内果肉大小基本均匀一致。装果量视罐的型号而异。如8113号罐,净重567克,装果量280-290克;781号罐,净重321克,装果量150-160克。
5、注糖液
成品罐头要求的糖度为14%-18%,根据装罐时果肉的含糖量来调整罐头中的糖水浓度。在糖水中还要添加0.2%柠檬酸,调整罐头内容物的pH至4.2,以便于常压灭菌;添加0.02%-0.08%的氯化钙以增加果肉的脆度。糖液加热到850C,然后注入罐内,须留顶隙,不要注满。糖液的加入量控制在淹没果肉即可。
6、排气、封口
罐头加糖液后,要进行排气,获得一定的真空。排气方法有热力排气和真空排气两种。热力排气是在排气箱内进行,用蒸汽加热,氯化钙,要求罐中心温度达70-750C,排气7分钟后立即送封罐机封口。真空排撮是在真空封罐机内进行,要求真空度46-53千帕为宜。排气后立即送封罐机封罐。
7、杀菌、冷却
封罐后要尽快杀菌。杀菌的方式是在1000C沸水中杀菌。净重321克的781号罐,用热力排气的要杀菌8分钟,无水氯化钙,真空排气的要杀菌10分钟;净重567克的8113号罐,用热力排气的要杀菌10分钟,氯化钙价格,真空排气的要杀菌12分钟。杀菌后立即浸入冷水冷却到38-430C,即为成品。
8、擦罐、贴标签
杀菌后的罐头经冷却后,擦干或风干罐外壁的水分,贴上标签,然后外包装。
9、贮藏
通常用零上低温贮藏。贮藏期间避免温度波动过大。